服務熱線
產(chǎn)品分類
正確操作是減少汽油誘導期測定儀數(shù)據(jù)偏差的關鍵
更新時間:2025-09-22 瀏覽次數(shù):185
汽油誘導期是評價其氧化安定性的核心指標,直接關系到油品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穩(wěn)定性與安全性。過短的誘導期意味著汽油易生成膠質(zhì),導致發(fā)動機積碳、堵塞油路,甚至影響燃燒效率。汽油誘導期測定儀通過模擬高溫高壓氧氣環(huán)境,精準測定油樣從開始到顯著氧化的時間。
汽油誘導期測定儀操作失誤可能導致數(shù)據(jù)偏差或安全事故,下面咱們就來一起了解下如何操作才是正確的。

一、試驗前準備:環(huán)境與設備檢查
環(huán)境要求:將儀器置于穩(wěn)固、通風良好的實驗臺,遠離易燃物和強電磁干擾。確保室溫穩(wěn)定,電源接地良好。
儀器檢查:確認氧彈外觀無損傷、無銹蝕,密封圈完好無裂紋,壓力表歸零,管路連接牢固。
試劑準備:使用符合標準的分析純汽油試樣(GB/T8018或ASTMD525),準備高純氧氣(純度≥99.5%),并檢查氧氣瓶壓力充足。
二、氧彈清洗與試樣注入
清洗:試驗前用輕質(zhì)石油醚或溶劑油沖洗氧彈內(nèi)腔、蓋子及密封面,再用無水乙醇漂洗,最后用潔凈空氣吹干,確保無殘留物。
準確注樣:用移液管準確量取50±0.5mL汽油試樣,緩慢注入氧彈內(nèi),避免濺出或產(chǎn)生氣泡。
組裝氧彈:將氧彈蓋旋緊,確保密封可靠。檢查排氣閥是否關閉。
三、充氧與初始壓力設定
連接氧氣源:將氧彈進氣口通過耐壓軟管連接至氧氣減壓閥。
充氧操作:
打開氧氣瓶閥門,緩慢調(diào)節(jié)減壓閥,將輸出壓力調(diào)至700±14kPa(約7個大氣壓)。
緩慢開啟氧彈進氣閥,向彈內(nèi)充入氧氣,持續(xù)1分鐘,確保油樣充分飽和。
關閉進氣閥,再關閉氧氣瓶總閥,排空管路余壓后拆下軟管。
檢查氣密性:將氧彈浸入水中或涂抹肥皂水,檢查各接口有無氣泡,確認無泄漏。
四、放入恒溫浴與啟動測試
恒溫預熱:提前開啟儀器,將恒溫浴溫度設定為100±0.2℃,待溫度穩(wěn)定后方可進行試驗。
放入氧彈:將組裝好的氧彈垂直放入恒溫浴中,確保浸沒。
連接壓力傳感器:將氧彈壓力接口與儀器壓力采集系統(tǒng)連接,確保密封。
啟動測試:在控制面板上設置試驗參數(shù)(溫度100℃、采樣間隔1min),點擊“開始”按鈕,儀器自動記錄壓力-時間曲線。
五、試驗過程監(jiān)控
實時觀察:密切關注溫度與壓力變化,確保系統(tǒng)運行平穩(wěn)。
自動判定:當氧氣消耗導致壓力下降出現(xiàn)明顯拐點時,儀器自動計算并顯示誘導期(單位:分鐘)。
記錄結果:試驗結束后,打印或導出測試報告,包括誘導期、壓力曲線、環(huán)境參數(shù)等。
六、試驗結束與清理
取出氧彈:關閉儀器,待氧彈冷卻至室溫后,從浴槽中取出。
泄壓排氣:在通風櫥內(nèi)緩慢打開排氣閥,釋放殘余氧氣。
拆卸清洗:打開氧彈,倒出廢油,再次用石油醚和乙醇清洗,晾干備用。
- (上一篇):簡述潤滑油氧化安定性測試儀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
- (下一篇):原油燃料油中硫化氫含量測定儀故障的科學應對策略分享
